60岁的周继红返聘担任跳水队总教练后的首场国际大赛,在新加坡室内跳水馆拉开序幕。

创始人 1 2025-07-24 10:12


    60岁的周继红返聘担任跳水队总教练后的首场国际大赛,在新加坡室内跳水馆拉开序幕。赛场内冷气虽足,却掩不住紧绷的氛围——刚结束12小时飞行、仅休整5小时的队员们,已被她拉到跳台训练,胸前挂着秒表的周继红,目光紧紧锁定在适应场地的陈芋汐身上。


陈芋汐揉着发红的眼睛苦笑“电量快耗尽,脑子还兴奋”,身后15岁的谢佩铃反复练习入水,水花溅到周继红裤脚,立刻收到“压水角度再低5度”的指令。这位铁腕总教练对细节要求严苛,不仅掐表计算每位队员的陆上热身时长,甚至会纠正曹缘的毛巾摆放位置。


而全红婵的身影并未出现在赛场。在广东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的康复室里,她正对着镜子做脚踝屈伸训练,队医透露其“关节积液超标,韧带像老化的橡皮筋”。巴黎奥运会时,她每次起跳都如踩刀尖,如今18岁的她身高长到1米58、体重增加5公斤,入水冲击力翻倍。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显示,女选手体重每增1公斤,入水冲击力便激增4倍,周继红因此拍板让她休战:“现在跳,职业生涯可能报废。”加之女子10米台“20岁魔咒”(近二十年无人能在20岁后维持巅峰)的压力,全红婵曾哽咽坦言“这几年输太多,快被压垮了”。


顶替出战的陈芋汐肩上担子不轻,背包里塞着三份赛程表——女子10米台单人、双人及混合团体。她与谢佩铃的新搭档仅磨合不足60天,却要接棒全红婵/陈芋汐的王牌组合。谢佩铃曾在全国赛决赛跳砸207C动作哭到抽噎,陈芋汐只用一句“哭完拆解重练”点醒她;而陈芋汐自己若能夺冠,将成为世锦赛女子10米台首位“四连冠”选手。场边,周继红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她的入水,“水花高度超3厘米就加训一小时”的指令毫不含糊。


赛场二楼,陈若琳正用iPad拍摄小将训练,14岁的赵仁杰因去年全国赛跳出106分的409C动作被称“男版全红婵”。她对队员要求精细到“程子龙每天碳水不超200克,赵仁杰睡前必做30分钟核心训练”,还提醒“国际赛场的灯光会‘吃动作’”。


30岁的曹缘则像块“万能砖”:2014年为补空缺转攻跳板,2016年夺金;2021年转回10米台;今年又因王宗源需搭档再战跳板。腰椎间盘突出加重的他,膝盖缠满肌效贴,周继红递来电解质水时难得柔和:“混团你带小程保底就行。”


周继红的办公室墙上,“洛杉矶奥运倒计时1095天”的标语格外醒目。返聘86天里,她已干了三件大事:开除两名夜不归宿的青训队员;引入AI动作捕捉系统,入水水花超2厘米自动报警;将混合团体赛列为核心夺金点。从当年开除田亮、逼郭晶晶减重,到如今因谢佩铃偷吃巧克力罚其加练200次入水,这位“铁娘子”的严苛始终未变。 

图片来源及参考:拳击时空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,本文作者无意针对,影射任何现实国家,政体,组织,种族,个人。相关数据,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,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,规则,观点,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。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。
289978458a46e6fdc374b5a615a3f84.jpg
下一篇:自由市场中,仍有部分球员未确定下家,他们并非能力不济,而是对自身定位和实力认知不清,一心追求高薪合同,以下四位便是典型代表。
上一篇:郑钦文因右肘关节镜手术,已确定退出2025年美网,蒙特利尔站、辛辛那提站等北美赛季赛事也随之放弃。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